您的位置: 首页 >> 分析预测

金华物流业发展研究

发布日期:2020-01-10 10:03 浏览次数: 来源:金华市统计局
 

物流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自2014年我市被列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作为试点行业之一现代物流业较快发展,在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上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抓物流业发展热火朝天,物流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一、物流业统计界定

国家统计局尚未对物流业有一个明确的行业界定,根据2012年浙江省发改委、省统计局等7个部门印发的《关于印发浙江省物流业统计实施方案的通知》内容,我省物流业包括以下行业范围(如下表):

表1:物流业涉及的行业范围

行业名称

行业代码

行业名称

行业代码

铁路货物运输

货运火车站

其他铁路运输辅助活动

道路货物运输

其他道路运输辅助活动

远洋货物运输

沿海货物运输

内河货物运输

货运港口

其他水上运输辅助活动

航空货物运输

5320

5332

5339

5430

5449

5521

5522

5523

5532

5539

5612

通用航空服务

其他航空运输辅助活动

管道运输业

装卸搬运

货物运输代理服务

仓储业

邮政基本服务

快递服务

批发业

*零售业(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务)

包装服务

5620

5639

5700

5810

5821

5900

6010

6020

5100

5200

7293

注:带*行业仅括号内业务。

从我省对物流业行业界定看,物流业统计范围主要涉及二个行业,即:批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分别从“物”和“流”的角度反映。

为研究需要,本课题物流业的研究对象不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仅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包含道路运输业、水路运输业、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邮政业等,下同)。

二、物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金华物流需求不断扩大、物流运输能力不断增强,物流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物流聚集发展、国际物流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物流产业与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

(一)物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014-2018年,我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0.8个百分点,至2018年增加值达118.3亿元,占GDP比重由2014年的2.4%上升到2.9%。1-9月,金华物流业增加值增长8.1%,增长速度有所加快。根据金华物流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金华物流业增加值将比2018年翻一番,达到23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将达6%左右,届时物流业将成为金华支柱产业。

(二)物流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2018年,金华市本级拥有货运车辆22516辆,其中4.5吨以上货车3023辆,12吨以上货车2819辆,其中,拥有5辆及以上车辆的货运企业141家。另外,据统计,1-9月市本级又新增8吨以上货运车辆1014辆,同比增长37%。2018年,全市公路总里程12952公里,居全省前列,其中高速公路376公里。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9911万吨,同比增长13.0%,增速居全省第 4 位; 公路货物周转量73.6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0%,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二。

(三)物流园区聚集发展成效显著

金华物流园区日益集聚,数量及用地规模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以义乌国际陆港、浙中公铁联运港、金义都市新区电商园等产业集聚区为主体、菜鸟电商园、传化公路港、“四通一达”总部基地为补充的50个物流中心或基地(含在建),数量全省第一,物流园区占地合计15014亩,其中200亩以上的20个、1000亩以上的4个。各物流园区主要对接服务义乌发达的小商品贸易、金义都市新区快递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以及大宗货物公铁水联运,各物流产业集聚区之间初步实现了错位发展、功能互补。

(四)物流经营实体数量快速增加

随着快递业的迅猛发展,金华物流企业数快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据 “四经普”数据,金华市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法人企业达3135家,是三经普的2.4倍,其中,包括顺丰、“四通一达”在内的快递龙头企业都在我市设有子公司,部分快递企业并已确定将浙中区域总部落户金华。特别是今年随着无车承运人试点资格的获批,1-9月金华7家无车承运人平台共整合社会车辆6400余辆,成交运单1.26万单,货运量17.7万吨,运输费用4500余万元,有效加快社会车辆和物流经营实体的整合集聚。

(五)国际物流快速推进

金华物流业在加强国内物流的基础上,全方位对接“一带一路”,积极推动国际物流发展。“义甬舟”和“义新欧”成为金华国际物流的两张“金名片”。“义甬舟”方面,1-11月发送集装箱9.62万标箱,同比增长25.4%。“义新欧”方面,1-11月国际班列开行427列,发送集装箱3.43万标箱,同比增长48.0%。

三、金华物流业发展优势

当前,金华已进入都市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大交通+大发展”已上升为全市战略,拥有发展物流产业的独特优势。

(一)区位交通优势

金华作为全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一横”(上海—瑞丽)的重要节点,有8条国家运输线路穿境而过,是长三角重要陆路枢纽和“一带一路”倡议支点,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金华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吸引了大量的物流资源集聚,形成了规模效应,物流承载功能越来越强,已成为全国性区域物资中转集散地。

(二)市场优势

金华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大市, 商贸业流通活跃。全市现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64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专业市场77个,其中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小商品流通中心,被誉为“世界超市”,市场成交额连续20多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是世界第三大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东阳木雕市场、浦江水晶市场、武义茶叶市场、兰溪纺织市场、磐安中药材市场等都各具特色。商品的海量聚集,为我市物流业提供了充足货源,是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之一。

(三)产业优势

金华市制造业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已形成纺织服装、五金机械、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工艺品等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现有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16个,其中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个,汽车、五金、饰品、电子磁性材料、棉纺织等列入全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发达的制造业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电子商务优势

目前,金华的电商业户数量居全国前列,网络零售额在全省位居第二,2018年达2869.6亿元,其中跨境网络零售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达310.3亿元,占全省比重54.0%。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快递业高速增长。金华快递业务量排名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约占全省总数的1/3,占全国的近1/13,继续保持“排头兵”地位。

(五)价格优势

金华为全国物流市场的“价格洼地”。公路干线运输价格全省最低,为商贸制造业企业降低了大量运输成本。快递单件价格全国最低,广州、上海平均单价10元,而金华市本级发往全国各地的平均价格不到5元每件,发往江浙沪地区的单价甚至跌破2元每件。金华物流市场的价格优势,极大地推动了物流资源的汇集和电商产业发展。

(六)政策优势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事关金华物流发展的重大政策,2014年将金华列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唯一地市级试点城市,“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也明确将金华—义乌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2018年又将金华(义乌)列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同时,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快金华市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十条措施》,是金华物流业发展新的行动指南,将有力地推动物流经营实体集聚和税收回流。

四、物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的推动下,金华物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物流业发展水平与我市的交通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不相匹配,对GDP贡献偏小。虽然市政府助推现代物流业发展“十条政策”出台后收到一定成效,但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小现状短期内较难扭转。金华物流业发展存在较多历史和现实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外地车仍占主导,本地经营户竞争力较弱

目前,金华多数货物运输业务仍由外地运输公司或车辆承担,近期出台的“十条政策”虽在吸引货运车辆、货运企业回流上取得一定成效,但政策优惠力度与外地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企业营业达标奖励、税收优惠政策、购车上牌费用等方面,与江西、安徽等地相比没有优势,车辆回流、企业回流热情还未完全激发同时,金华个体运输业户占各类货物运输业户的大多数,规上运输企业不足100家,数量占比仅0.6%,2018年规上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29.1亿元,仅高于舟山和丽水,居全省第9位,户均营业收入4539万元,仅高于丽水,仅为全省的58.8%。根据统计制度,只有注册在本地的法人(个体)经营户才能纳统,外地企业和车辆占据主体,造成金华物流业“统不进”问题较突出,加上本地经营户竞争力相对较弱,导致金华多项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处在全省末位,集装箱运输车辆数、运输车辆平均吨位、货运周转量等指标在全省排位均靠后。

(二)业务流失多,无车承运人平台尚未形成竞争力

金华物流业业务流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个体户业务流失多。由于本地个体户车辆数量庞大,且一般不开票,开票也是去外地或“运满满”等物流平台,造成业务大量流失。二是企业业务流失多。因外地补贴优惠多、实际税率低等原因,在本地物流企业中也有近1/3的运输发票开在外地。三是挂靠企业业务流失多。金华车辆挂靠企业较普遍,据统计,市区拥有30辆以上货运车辆的49家物流企业中,有车辆挂靠的企业33家,挂靠的车辆数占到车辆总数的70%,这些挂靠企业的货运车辆管理较松散,挂靠车辆以个体户身份基本不开票或开在外地。虽金华交投智慧物流无车承运人平台已投入运营,但其平台开票成本在6.5%-6.8%左右,高于“运满满”5.5%-5.8%的税率,目前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开票额度不大,尚未形成竞争优势,未有效促进业务回流。

(三)交通区位优势没有转化为总部经济效应,快递业务量与收入不匹配

金华地处交通要道,交通设施完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但金华交通区位优势并没有形成交通运输产业优势,存在运输车辆多、业务量多、营业额少、税收少现象。包括顺丰、“四通一达”在内的快递龙头企业都在金华设有子公司,但走访正邦物流(申通快递子公司)、中瑞货运代理(中通快递子公司)等企业中了解到,很多快递企业的财务报表均由上海或杭州的总部进行核算填报,再分劈至各子公司,由于金华快递主要是中转快递,分劈到我市的财务收入有限,业务量和收入、税收不匹配,造成金华物流业存在“统不足”问题。

(四)物流园区缺少统一的规划,同质化竞争激烈

一是物流园区缺少统一规划,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社会程度较低、布局较为分散,缺乏有效整合,难以发挥物流集约化运作的效益,同时各区存在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现象,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二是物流业准入门槛低,物流服务主体数量多、规模小,数量上占多数的个体经营户和小型物流企业一再压低市场竞争价格,使得大型物流企业在与一些客户进行价格谈判时处于弱势地位,货运价格难以满足运营成本,市场竞争环境相对恶劣。

(五)组织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现代化程度不高

金华集约化物流组织体系还不完善,物流组织运行效率总体不高,物流资源整合不强,运力分散,较多企业欠缺对先进运输组织形式、物流企业联盟等新生事物的认识。同时,金华物流业现代化程度也不高,不少企业仍以货架、托盘、叉车等传统实用性物流设备为主,高架库、立体库、全自动化系统等物流系统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拥有量不足,据调研,全市约28%的重点仓储企业使用智慧仓储系统,65%的被调查物流企业只是从形式上提升了装备水平,新装备的实际使用率较低。

(六)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不足,供应链等现代服务能力差

金华本地货运企业规模小、经营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尚未形成与制造业、农业、商贸业、产业集群的有效联动,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还未形成无缝对接,供应链物流、电商物流、第三方物流培育发展任重道远。同时,较多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服务仍在企业内部完成,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货运市场规模,据调查,市区工商企业有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

五、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应加快推进千亿物流工程,切实将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物流业发展优势。

(一)加快政策落地,推动物流经营实体集聚

当前要按照《加快推进金华市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的实施细则》,加快落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实施,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同时要实施精准扶持,切实解决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有效推动物流经营实体集聚。一是切实做好无车承运人平台开票税率问题。针对金华交投无车承运人平台开票成本比“运满满”高1个点问题,相关部门要通过减低税率、财政补贴或其他收益弥补等方式,全力解决好1%差额问题,切实增强平台竞争力,充分发挥无车承运人平台聚集功能。二是切实提高总部经济效应吸引力。针对交通区位优势没有转化为总部经济效应的实际,要进一步增强金华政策吸引力,积极与快递等龙头物流企业沟通对接,加大亩产税收、规模等奖励力度,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吸引大型物流企业落地和快递企业总部建立,加快电商、仓储、搬运、货运企业的聚集和运输车队、运输车辆的集聚。三是切实解决车辆回流遇到的阻力。一方面,要对标域外省市,进一步提高车辆购置税、上牌费、保险费等费用的优惠力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为车辆购置、年检年审、环保检测提供更为优质、便利的服务,有效吸引车辆回流。

(二)做好发展规划,实施“物流出城”战略

要做大做强物流业,规划引领必不可少。要尽快编制全市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充分考虑产业布局、交通区位及城市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物流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物流园区功能。一是统筹规划整合物流园区。物流园区选址和布局要综合考虑,依据港口、机场、铁路及公路干线等基础设施情况,结合金华各地产业特色,靠近大型工业、商业企业集中地,规划和建设一批具有特色的现代物流企业园区。同时,切实解决重复建设、盲目竞争问题,理清各类物流园区在功能上的差异,充分发挥物流集约化运作效益。二是加快物流出城、个体户入园。由于物流企业的行业经营特性,对土地需求较高,在用地限制和用地价格偏高的情况下,要加快物流出城,通过整体搬迁至城区以外的城郊区域,可以有效解决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用地难、用地贵问题。同时,加快整合市区二环内散乱分布的物流业个体户,推进个体户入园,加强统一管理。

(三)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加快物流业专业化、智慧化、现代化建设进程

高效、现代的经营实体组织运行体系,是物流业转型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一是优化经营组织模式。要积极推动回流车辆和引进车队组建运输企业并注册在我市,通过集中分散运力、企业化运作,确保税收和营收全面体现金华。二是重视宏微观物流系统内各要素的组织和重组。要使宏微观物流相互联系与协调,通过整体优化,提高组织化程度,发挥整体效能,获取整体效益。抓好物流功能、企业内物流、企业间物流、区域物流、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人力资源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整合。三是对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功能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通过积极发展物流技术装备系统,推进物流发展专业化、智慧化、现代化。

(四)促进物流业和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物流业在各次产业采购、生产、销售、配送以及供应链建设中强有力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快物流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结合制造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和由大变强的战略需要,加快与制造相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制造和物流的高效对接。二是加快物流业与农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改变原有的农产品流通组织模式,解决农户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三是加快物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要探索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合作共赢的模式,促进物流和电子商务相互延伸。四是推动物流业与商贸、产业集群等互动发展。在重要商贸区域、重点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区,大力发展集展示、交易、仓储、流通加工、运输、配送、信息功能于一体的物流平台,建立以物流配送中心和高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物流”基地。

(五)抓实统计数据,更好发挥统计对物流业发展的引领导向作用

针对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统计数据采集方式的特殊性,要多措并举做好统计工作,切实发挥好统计数据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引领导向作用。一是要抓全经普年度的物流单位数,做大总量。因为经普年度数据不仅直接决定了经普年份的物流业增加值总量,还关系到非经普年份规下企业及个体户年度增加值核算。二是部门合力抓新增,做好物流企业“小升规”工作。规上企业抓得越多、数据抓得越实,直接确定了规上物流企业的增加值总量。三是要抓好非经普年份规下企业、个体户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决定了非经普年份规下企业、个体户增加值核算。四是抓实公路、水上客货运周转量和邮政业务总量的季度增长速度监测。(铁路 、航空等2个指标的客货运周转量增长由省统一增速)。五是多措并举抓规范。针对许多民营物流企业统计报表报送不规范的实际,要充分利用统计“四大体系”建设契机,切实开展物流企业统计规范化创建活动,规范统计台账报表,提高企业依法诚信统计意识,引导和鼓励企业如实申报数据。

课题组组长:庄凌飞

                         成 员:金祖俊

                                蒋  华(执笔)

                                王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