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37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由负转正,比一季度提高35.5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29.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三。
一、利润较快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亏损企业大幅减少。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556家,比一季度减少404家,亏损面为35.4%,较一季度下降9.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7.17亿元,下降0.9%,较一季度回落19.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54.0个百分点。
(二)重点行业带动明显。1-4月,33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利润增速比一季度加快或降幅收窄,回升面为84.8%。10个行业利润实现正增长,比一季度增加4个。主导行业中,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4.9%,医药制造业增长130.8%,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增长1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4.2%,汽车制造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上述5个行业合计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38.7个百分点。
(三)其他收益持续提高。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2%,较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别提高1.0和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企业的疫情补助、社保减免、税收返还等,带动其他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增长明显加快。1-4月,其他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分别增长49.8%和10.1%。
(四)降本减负成效明显。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工作要求,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共克时艰专项行动,最大力度推进企业降本减负。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91元,较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减少0.20元和0.08元;税金总额同比下降25.4%。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应收账款规模扩大。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660.32亿元,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别提高9.4和9.8个百分点。应收账款的增速高于流动资产总额增速5.9个百分点。应收账款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加剧企业资金的紧缺矛盾,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难度。
(二)民营企业盈利不佳。1-4月,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73亿元,下降7.6%,增速低于国有控股企业26.4个百分点。从亏损面看,民营企业亏损面为35.3%,大于国有控股企业7.3个百分点。
(三)自身造血能力不足。1-4月我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速好于全省平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各类稳企惠企政策,加大对企业的各项补助(补贴)和奖励金额带来的效果;另一方面,个别企业购买理财产品、下属子公司一次性分红收益,导致投资收益大幅增加。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分别增长49.8%、923.5%和10.1%,合计拉动利润总额增速29.0个百分点。剔除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外来的偶然性因素,我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将下降20.0%。 1-4月,我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低于全省平均0.9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盈利能力不及全省。
三、提升工业企业效益的建议
(一)营造好企业发展环境。一是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有序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强化企业资本运作、创新、创牌等方面的政策性支持。二是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坚决整治乱执法、滥执法、不按程序执法等行为,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引起的乱收费乱罚款现象,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政府要加大服务力度,积极搭建本地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平台、企业融资平台、项目支撑平台。
(二)落实好降费减负政策。按照中央提出的政府过紧日子、更多为企业发展减负的要求,在财政上继续做减法,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继续清理规范涉企相关收费,确保国家、省已出台的各项降费减负政策措施在我市落地生根。
(三)挖掘好企业自身潜力。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减税降费为企业节省了资金,企业要发挥好这些资金的作用,大力实施以新技术、新工艺为核心的技改工程,推动产品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运行发展效率。企业要加强成本控制,严控管理费用。尤其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树立企业良好品牌形象,进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供稿:严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