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金华市统计局自2007年开始在工业企业推行统计电子台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就金华市工业企业电子台账实践过程作一梳理总结,探讨在推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同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思路。
一、推行电子台账的意义
(一)规范数据生产过程。电子统计台账是一种可溯源的数据采集方式,能从时序上完整地记录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有助于真正形成一条从原始数据、统计台账到统计报表的数据生产链,是做到统计“数出有据”的前提和保障。
(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电子统计台账设置统一表式,能够有效减少统计人员因对制度方法、指标含义的理解偏差及人工失误而造成的误填误报,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减轻统计人员负担。电子统计台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人工处理,实现统计报表的自动生成,能有效减轻基层统计人员工作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企业多头重复报送问题,实现“最多报一次”。
二、电子台账探索实践历程
(一)Word电子文档版台账
2007年,为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金华市统计局开始在工业企业探索推行Word电子文档版台账。主要设计思路及成效:一是规范人员交接。设置了登记及交接记录,方便对移交情况进行记录。二是统一台账表式。设计了包括工业产销总值、工业产品产量、工业产品销售平均单价等在内的21张台账表式,并附主要指标解释,统一相关指标的计算口径。三是强化法制宣传。电子台账加载了《浙江省统计违法行为罚款规定》等摘要,对填报企业起到了法制宣传作用。从使用的情况来看,由于登记台账需要大量的数据,企业统计人员工作繁琐,建立台账花费的时间长,工作效率不高。
(二)Excel电子表格版台账
2015年,金华市统计局全面推进企业电子台账建设,采用EXCEL电子表格技术,并对部分指标统一设置了计算公式,企业统计人员只需录入原始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产品产量,即可自动生成“工业总产值”指标。与传统手工台账或电子文档台账相比,EXCEL电子台账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Word电子文档版台账完全依赖手工录入,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EXCEL电子台账只要求统计人员输入原始数据,中间运算与结果汇总均由电子表格公式自动完成计算,节省了工作时间,也有效避免了人工失误。二是提高了数据质量。电子台账设置了基本审核公式,有效避免了统计人员在填报电子台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非主观差错。三是简化了台账内容。EXCEL电子台账将产品产量、平均销售单价、加工费收入、新产品产值、出口交货值等台账内容整合成一张表,更加简洁明了。EXCEL电子台账相对易于推广,是目前全市工业企业面上使用最普遍的台账版本。
(三)软件版电子台账
2019年,由于工业企业电子商务统计调查试点需要,金华市统计局与第三方公司联合开发了工业企业电子台账管理系统。
1.设计构想。金华市工业企业电子台账管理系统以统计报表为基本需求框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工业企业单位统计台账的数据收集、指标计算、报表生成等一系列过程,并通过工业企业电子台账软件的实施,实现对企业数据的监管,提高统计源头数据的质量。
2.主要功能。一是制度自定义功能。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制度方法变化的需要,随时可以增加、修改台账表样及计算方法。二是数据导入功能。录入或导入本单位台账原始数据。包括三大类:产值类指标,根据各单位进出库单据(出库单、入库单等)生成产品产量数据;财务类指标,从各单位的财务报表中提取数据;销售指标,从税务开票销售信息以及电商平台销售记录和其他销售途径的未开票销售记录中提取数据。三是数据审核功能。通过软件的审核公式对数据进行平衡关系审核,然后通过计算公式和汇总公式生成统计报表。四是数据备份功能。为防止因操作系统故障或因用户意外而造成电子台账系统数据丢失或文件损坏,系统拥有台账数据备份与恢复等功能。该系统2019年底初步完成开发,在永康市进行调试使用并经过试点完善后,于2020年初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推广使用。
三、电子台账推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
回顾十多年的工业企业电子台账推广历程,电子台账不断迭代升级,在工业企业中得到了较好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经验:
(一)领导重视是电子台账推行的前提。企业电子台账离不开当地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的大力支持。历任市政府分管统计工作领导都在全市性大会上要求相关部门把建立统计电子台账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金政发〔2011〕138号)中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要建立统计数据历史、进度台账,对统计报表、统计数据来源原始凭证、财务资料等依据要及时收集、整理、归档。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确保了统计电子台账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先行先试是电子台账推行的关键。电子台账的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后续实施的成败。三个版本的电子台账在推广前都曾选取若干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安装试用,广泛搜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使用过程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和意见,并会同专业及第三方人员对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对系统漏洞进行逐一修复,有效提高了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的科学性。
(三)简便实用是电子台账推行的核心。虽然统计电子台账工作的推开依赖政府行为的有效干预,但最终实施还是要依靠统计对象自愿。因此,统计电子台账首先要满足企业统计人员方便操作的需求。对比三个版本的电子台账,Word电子文档版台账和软件版电子台账均因设计全面但花费时间较多原因而不易推广,反而EXCEL电子台账由于操作相对简单、容易上手,更易于在全市企业推广和使用。
(四)核查执法是电子台账推行的后盾。电子台账是一项新的工作,统一企业主的思想至关重要。金华市统计局将统计电子台账建设列入统计执法、统计核查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求企业做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相互一致,倒逼企业按规定建立统计电子台账,确保企业电子台账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消除企业主思想顾虑,形成企业对电子台账工作思想上认可、行动上支持配合的良好局面。
四、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系统方面的问题。一是电子台账与“一套表”未能打通。坚持台账出数是统计电子台账的终极目的,但从目前来看,无论哪种版本的电子台账仍无法与“一套表”系统实现对接,企业统计人员在填报完电子台账生成统计指标后仍需登入“一套表”平台录入相关数据。二是电子台账仍未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数字化。虽然电子台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统计数据电子化,但未能实现数据的自动抓取导入,企业统计人员需要频繁地在不同平台上导进导出EXCEL电子表格。三是企业财务软件版本多且互不兼容。据对全市2757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的电话调查结果显示,使用财务软件的企业中,用友、金蝶、管家婆、速达以及其他版本分别占27.63%、41.52%、2.46%、1.88%和26.52%,且每种版本又有多种不同型号,数据兼容难度大。
(二)制度方法方面的困难。一是统计制度经常性变更。由于减轻基层报表工作需要,近年来统计表式、指标变动较为频繁,给企业统计人员建立统计台账带来诸多不便。二是报表上报时间紧迫。工业产值报表一般在每月的7号中午前要完成上报,统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整理台账工作时间又较为紧迫,在核查检查中发现先报统计报表再补电子台账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不少企业建议延迟上报时间。三是企业产品种类繁多。工业统计制度规定,产品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报告期内不含应交增值税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对于产品种类上千种甚至上万种且产品间价格差距大的企业来说,按照制度规定建立台账给企业统计人员带来较大困扰。
(三)统计基础方面的短板。一是企业对统计台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企业对统计台账是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理解设置统计台账的真正意义,对设置和记录统计台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二是企业统计基础相对薄弱。据对全市2757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的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有10.74%比例的企业委托第三方开展统计业务,往往一人兼职数家甚至数十家企业的统计业务,这部分企业统计员基本没有精力建立统计台账。三是财务相关软件覆盖不全。据对全市2757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的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有8.02%比例的企业不使用财务软件、ERP或者进销存软件,这些企业建立电子台账尚有难度。
五、数字时代推进电子台账的思考
当今世界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万物互联正在成为现实,万物皆数也将逐步实现,这给电子台账的推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家统计局瞄准数字时代发展先机,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统字〔2021〕84号文件,谋划2023年在所有“四上”企业和具备条件的“四下”企业全面推开电子统计台账。结合前期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着力推动电子台账系统优化。不断优化电子台账操作程序设计,提高电子统计台账操作系统的智能性和便捷度。一是自动采集。通过在企业本地安装连接器,设置取数模型和调度任务,定时将企业ERP系统中的数据上传至电子台账系统,实现财务数据与统计数据的无缝对接。二是自动生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批量处理,按照模板自动填充数据,形成电子台账清单。三是自动上报。实现与“一套表”平台贯通,统计报表生成后即可一键报送,真正减轻企业统计人员负担。
(二)着力推动数据生产方式变革。一方面,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抢抓浙江数字化改革机遇,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创新应用,提速数字化车间改造步伐,加快形成全链条“数据大脑”。另一方面,推动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以数字化改革思维破解统计制度方法制约难题,探索行政记录、商业记录、生产记录、社交记录等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有效应用,变革传统数据生产方式,打破部门数据壁垒,真正实现基层“最多报一次”。
(三)着力推动统计基层基础提升。一是借统计督察之力。亮出统计督察利剑,督促“四上”企业按照《统计法实施条例》规定,配备适应统计工作任务的专、兼职统计人员,依法高质量完成统计报表填报工作。二是借网格化管理之机。《浙江省全面推开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方案》(浙统〔2021〕36号)已正式印发,要求2022年全面推开基层统计网格智治工作。要用好这一平台,督促网格长指导辖区企业建立电子统计台账,解决企业在建立电子统计台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借社会之智。探索建立统计中介行业从业规范,指导和促进统计中介健康发展,提升统计第三方机构从业人员统计工作能力和水平。
(供稿:童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