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坚定“扛旗争先、崛起浙中”使命担当,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但仍需关注四方面问题。
一、服务业运行情况
2022年,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947.4亿元,同比增长6.4%,由一季度的27.6%逐季回落至上半年的18.7%、前三季度的13.3%,整体呈下行状态,居全省第5位,高于全省平均(0.9%)5.5个百分点。
(一)分行业呈现“六升四降”的特征
十个行业门类中,六个门类保持增长,四个门类同比下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0%、7.9%、7.0%、4.0%、1.1%和0.6%;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分别同比下降35.4%、24.0%、16.8%和10.6%。
(二)数字经济引领发展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在当前数字化改革浪潮中,我市数字服务业快速发展。2022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442.0亿元,占规上服务业的比重达46.7%,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规上服务业5.1个百分点,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79.9%,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5.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市服务业增长的主引擎。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24.0%,高于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速7.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增长6.1个百分点,对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95.1%。营业收入总量占全市规上服务业的比重为46.4%,比上年同期高8.0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邮政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5.4%、20.8%、14.6%,分别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0.6、4.0、1.9个百分点。
(四)企业亏损面逐步收窄,大企业贡献率高
企业亏损面逐步收窄,2022年,企业亏损面为31.0%,分别比一季度(52.5%)、上半年(45.8%)和前三季度(42.4%)下降21.5、14.7和1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企业39家,合计479.5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50.6%,增长18.7%,高于全市规上服务业12.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132.6%,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8.5个百分点。
二、四方面困难仍需关注
(一)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部分行业发展乏力
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占比下降(现代服务业由金融业、租赁和商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4个行业构成)。2014年我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6.7%,但到2021年比重已经回落到了22.3%(比重分别低于杭州33.4个百分点、嘉兴8.6个百分点)。我市软件信息服务业增长表现乏力。2022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5%、1.1%,低于全市规上服务业2.9、5.3个百分点。
(二)低小散问题突出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市服务业法人单位3.9万家(不含批零住餐、金融等),而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仅780家,占比仅2%左右。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也多为中小型,龙头企业少。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947.4亿元,仅占全省3.5%;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1.2亿元,只有全省平均的六成左右。其中,从单个个体规模看,我市亿元以上企业190家,占23.7%,10亿元以上企业仅13家,而3000万以下的企业有351家,占43.8%。
(三)企业创新不足
2022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有研发费用支出的企业为107家,占13.4%,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增速低于营业收入6.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营业收入的0.5%,比上年同期下降0.04个百分点。10个行业门类中,研发费用最多的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研发费用的59.7%,同比下降0.2%。
(四)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较大,利润萎缩
2022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1%,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3.7个百分点;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增长7.4%,相当于营业收入的13.3%;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2.3%,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38.7个百分点。调查显示,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市场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用工成本上升快,选上述3项的企业分别占34.9%、33.9%和30.1%;企业利润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业务量,选此项原因的企业占70.4%。随着经营成本、用工成本等增加,业务量的下降,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利润空间不断萎缩,或将影响长远盈利能力。
三、意见和建议
(一)打造信息产业新平台,注入信息软件服务业发展新活力
金华开发区是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但近年来信息服务业发展有所放缓。因开发区对数字经济企业政策的调整,扶持力度大幅减弱,对企业引流造成较大影响。建议考虑支持产业发展政策的接续,制定新一轮扶持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以吸引服务业项目落地。另外,受考核导向影响,各部门普遍对轻资产类的数字经济项目关注度较低,近几年几乎没有新增项目落地,没有形成新的增长点,建议合理优化投资考核导向,重视对辐射带动力强的数字项目招商,打造金华数字信息发展的新平台。
(二)加大支持力度,助力企业走出困境
加大对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助企纾困政策质效。在各级政府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和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落实最见成效,直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要坚持精准施策,提高政策扶持锐度,为纾困政策“精准画像”;要坚持协同发力,拓宽惠企覆盖维度,增强政策延续性;要坚持流程优化,打通难点堵点,跑出政策兑现加速度。
(三)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抓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机遇,大力支持数字化治理、“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新个体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培育壮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商务服务、新技术等服务业新动能,大力发展养老、健康、养生、育幼等幸福产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生活需求。
(供稿:陈丹瑶)